江苏
Jiang Su
守护江苏重要水鸟栖息地
项目编号
2023100511C
项目类型
笃行计划项目(机构类)
项目申请资金总额
400000.00 元
项目计划配套总额
158000.00 元
质兰实际资助总额
400000.00 元
项目实际配套总额
140092.77 元
项目执行周期
2024-01 至 2024-12(第1年)
结项通过时间
2025-01-23
是否予以连续资助
项目执行机构
勺嘴鹬(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子悠)
受益生态系统类型
湿地
保护议题
濒危/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
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推动社区参与保护
涉及省份及自治区
江苏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黄渤海保护区域
项目摘要
江苏省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至关重要的水鸟迁徙中停地和越冬地。近年,虽然江苏沿海的部分湿地被纳入了保护地体系或是重点栖息地名录中,但是诸多水鸟依然面临着多重威胁。这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湿地缺乏水鸟多样性相关的本底信息或是决策者无法获得已有的信息;另一方面,保护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缺乏监督和评估。本项目中,我们将对江苏沿海重要的水鸟栖息地进行识别,并在识别的地点开展年度水鸟调查和威胁监测。然后,我们将对收集的水鸟多样性和威胁信息进行分析和影响评估,并探索除编写监测报告外的其它方式来分享和传播保护信息,帮助各级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做出有利于水鸟保护的决策与行动。最后,我们将开展社区培训,鼓励当地摄影师和学校教师关注重要水鸟栖息地,进而参与到水鸟保护工作中。项目拟通过识别江苏沿海重要的水鸟栖息地并对其进行长期监测、共享与传播,来保护高度依赖这些栖息地的迁徙水鸟。
资助理由
在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潮间带滩涂、濒危鸟种最多且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内,江苏拥有不少至关重要的水鸟迁徙中停地、换羽地和越冬地。其中一些水鸟栖息地,其价值已得到普遍认可,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地,甚至已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然而,由于缺乏本底调查和长期的监测且面临较大的经济发展压力,仍有一些具备全球重要价值的滨海湿地,其生物多样性价值尚未被确认和揭示,或其价值还未被决策者、管理者和公众充分认可,因此尚未得到有效保护,也更易受到工程建设、旅游开发、滩涂养殖、互花米草入侵等的破坏或干扰。项目团队针对勺嘴鹬、中华凤头燕鸥、小青脚鹬、大滨鹬、半蹼鹬等珍稀濒危物种为代表的水鸟群落和栖息地,已对一些保护空缺地开展了多年的野外调查与监测。本项目拟主要针对连云港和南通六块重要的水鸟栖息地,开展迁徙水鸟种群、时空分布和威胁的本底调查和长期监测,掌握其年度变化趋势,确定和追踪主要威胁因子,评估威胁的影响和保护措施的成效。项目还将通过与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公益组织和公众一起探索安全有效的保护信息收集、整理、分享和传播方式,以及培养和撬动在地保护力量,将调查和分析结果转化为实际保护行为,最终贡献于水鸟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终审顾问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能为政府主导的滨海湿地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补充,因此同意予以资助。
项目成果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资助,并认为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2024年项目团队在已识别的江苏三个滨海水鸟保护空缺地——连云港港临洪-青口-兴庄河口、南通洋口-丰利和南通东凌分别开展了14、13和15轮水鸟调查和威胁监测。累计共记录水鸟112种60万只次,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物种10种、二级重点保护物种16种,IUCN红色名录极危物种2种、濒危物种7种,易危物种10种。这三个地点不仅达到了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而且因为其为不同的鸻鹬类水鸟提供了重要栖息地,因此在保护中都具有重要且独特的价值。此外,项目在春迁、秋迁和冬季对另外三个潜在保护空缺地——连云港绣针、木套及韩口河口、盐城方塘河口南段和南通通州湾的调查结果发现,现有数据至少证实南通通州湾湿地这一个地点符合重要的滨海水鸟保护空缺地的标准。本年度在这个地点共记录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鸟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鸟9种,IUCN极危物种1种,濒危物种5种,易危物种5种。这里还是2024年江苏省唯一记录到中华凤头燕鸥的点。

项目团队通过构建威胁因子评估矩阵,基于2019-2024年江苏重要滨海水鸟栖息地的水鸟和威胁信息,识别出在江苏沿海地区 “极高”的威胁因子为滩涂光伏项目建设和风电项目建设,“高”的威胁因子为互花米草、港口建设和产生负面环境影响的生态修复项目,“中等”的威胁因子则包括内塘光伏项目建设、虾棚建设、不可持续的滩涂养殖活动和禽流感。此外,项目在北迁和南迁期对南通洋口-丰利的互花米草治理区开展的6轮水鸟监测结果显示,当地的互花米草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保护成效:治理区能在650-730cm的潮位区间为水鸟提供稳定的高潮停歇地。

项目团队通过编制《2022-2023江苏水鸟报告》并寄送多个决策部门,以及成功推动连云港赣榆和南通东凌两处湿地入选成为IUCN生物多样性关键区,使得调查成果在保护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项目还通过开发"江苏1%水鸟"网站(www.waterbird.com.cn)、培训40多名公民摄影师、培训当地的观鸟社团以及在当地中小学开展各类博物美育工作,显著提升了项目地公众参与滨海水鸟调查和实地保护的积极性,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项目活动
2024
Sep01
第五届博物美育论坛近日在如东经开区实验小学举行。来自全县的中小学美术、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如东县博物馆馆员及其他学科教师,合计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博物美育行动联合发起人、小勺子自然美育工作站站长、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科学研训员石卫新出席了论坛。勺嘴鹬在中国(上海)机构专员王宇迪介绍了“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运营总监李静发布了《水鸟栖息地保护社区实践初步方案》。
2024
Oct29
本次《2022-2023年江苏水鸟报告》依旧包含了机构全部四个调查点,即江苏连云港兴庄-青口-临洪河口、盐城条子泥、南通洋口-丰利和南通东凌在过去两年的调查水鸟调查结果。报告先对江苏四个调查点的背景情况和勺机构的调查方法做了介绍,图表展示了全年的水鸟数据。并对近年的调查方法、栖息地情况做对比,其中自2023年起开始,调查员渡船前往条子泥南岸的离岸沙洲进行调查。
2024
Oct13
关注勺嘴鹬的人们也会关注到佩戴旗标的勺嘴鹬,这些旗标不仅为勺嘴鹬的野外观察增添了不少惊喜和乐趣(看到旗标勺嘴鹬的激动心情,懂的都懂),也为勺嘴鹬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帮助——调查员和科学家们通过收集勺嘴鹬的旗标目击记录和照片,更全面地了解了这个“极危”物种的迁徙路线、停歇地利用以及种群数量变化等各方面的信息。